最是書香能致遠,腹有詩書氣自華。對于未成年人來說,寒暑假不僅是一學期之后的“休整期”,更是充實精神文化生活的“實踐期”。蘇州市吳中區光福鎮充分運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、點)等陣地,結合各村(社區)實際情況制定不同“菜單式”課程,聯合“五老”“關工委”“手藝人”等群體,為轄區內未成年奉上一個“多彩夏日”。 “打卡”書屋,繽紛課程“點亮”多彩陣地 在光福鎮10個農家書屋內,隨處可見手持“未成年人新時代文明實踐體驗護照”前來打卡的“小可愛們”,他們或體驗“書屋一日管理員”,參與書屋日常管理,增強少年兒童的主人翁意識;或根據各自興趣愛好尋找相應書籍,在小伙伴的陪伴下共同徜徉書海。 同時,光福鎮串聯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、點)、“最美閱讀空間”“紅色閱讀角”等活動陣地,開展“我的書屋·我的夢”系列主題活動,廣泛開展繪本閱讀、親子共讀、故事朗誦、筆墨丹青、垃圾分類、消防知識等主題活動,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促進少年兒童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。 “講座式”宣教,汲取科學“養分” 光福鎮積極整合多方資源,聯合“五老”“關工委”“手藝人”“教師”等師資力量,形成“菜單式”課程清單,將課程配送至各村(社區)“家門口的文明實踐圈”,在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、點)、農家書屋等陣地開展“禁毒、黨史、防溺水、防欺凌、八禮四儀、自然科學、法律宣講、文化歷史”等多主題的志愿宣傳教育活動,為轄區內未成年提供多角度、全方位、深層次的知識普及,使其在寓教于樂中體驗文化、增強才干。 “沉浸式”體驗,品悟文化內涵 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、光福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,一場場“沉浸式”體驗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,帶領未成年進一步感悟紅色文化及非遺文化的魅力。 新四軍太湖游擊隊紀念館結合“強國復興有我”主題宣傳教育活動,針對未成年群體開展了“實地走看學”“紅色故事閱讀會”“線上觀影”等多形式的“閱讀”活動,通過現場參觀、講解教學、閱讀分享、線上觀影等體驗方式,帶領未成年了解紅色文化,加深對革命歷史的感悟,激發愛國熱情和傳承革命精神,引導未成年人在讀中學、學中悟、悟中做,推動紅色基因融入成長血脈。 緙絲,一種經彩緯顯現花紋,形成花紋邊界,具有猶如雕琢縷刻的效果,且富雙面立體感的絲織工藝品,古有“織中之圣”之稱,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非遺文化,光福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特開展“傳統工藝緙絲體驗課程”,帶領未成年學習緙絲制作原理、現場體驗制作過程,深入感受絲線在經緯間交織的神奇,激發未成年人對傳統非遺文化的興趣與愛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