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dd id="o4jr4"><big id="o4jr4"></big></dd>
  • <progress id="o4jr4"><big id="o4jr4"></big></progress>
    <legend id="o4jr4"></legend>

    書香江蘇在線

    搜索
    熱搜: 活動
    微信
    qq
    weixin
    書香江蘇在線 首頁 各地動態 省直 強國薦書丨王振羽薦《文學家心中的水韻江蘇》:煙波浩渺水文章

    強國薦書丨王振羽薦《文學家心中的水韻江蘇》:煙波浩渺水文章

    2023-4-6 17:30| 發布者: shiyun| 查看: 250| 評論: 0|原作者: 王振羽|來自: 學習強國

    摘要: 江蘇地處中國大陸東南,天造地設,自古多水。這水,有江河之水的奔涌不息,有京杭運河的蜿蜒蒼茫,有湖泊之水的煙波浩淼,還有太平洋西岸海水的橫無際涯。長江在此慨然入海,黃河曾在此數百年縱橫馳騁,淮河情況稍稍 ...
      編者按:“學習強國”江蘇學習平臺、鳳凰出版傳媒集團、新江蘇·中國江蘇網聯合推出“愛悅讀·云分享——強國薦書”專欄,特邀省社科聯、省文聯、省作協、省科協、南京圖書館等單位支持,長期約請各大出版社總編輯、圖書館館長、文化名家、知名作家、文學評論家、社科名家、理論專家、科學家等各領域知名人士,結合自身閱讀經歷,為讀者推薦一本好書。
      今天為大家薦書的是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編輯,國家一級作家王振羽,推薦書目:《文學家心中的水韻江蘇》,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、江蘇省作家協會編撰,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。

      江蘇地處中國大陸東南,天造地設,自古多水。
      這水,有江河之水的奔涌不息,有京杭運河的蜿蜒蒼茫,有湖泊之水的煙波浩淼,還有太平洋西岸海水的橫無際涯。
      長江在此慨然入海,黃河曾在此數百年縱橫馳騁,淮河情況稍稍復雜,不僅被黃河擠壓,更有人工河流攔腰,只能是奪路長江,如今也有部分東流入海。而京杭大運河在江蘇橫跨揚子江,北連齊魯,南通吳越,大大改變了中國的政治版圖,也顛覆了長江以北的一冊水土萬里平疇。
      夏堅勇一部《曠世風華》幾乎寫盡了大運河的翠華搖搖云蒸霞蔚,已經離開我們的譚其驤教授的助手鄒逸麟先生曾徒步考察大運河,這也是他后來主編《中國大運河志》的肇因之一,說起中國歷代的治水先驅,明代的“治水三書”,鄒逸麟教授更是話語滔滔,如行云流水,不可阻遏,令人難忘。
      有關方面,精心策劃,費心組織,動員人力,以江蘇的水為題,動盡水腦筋,書寫水文章,蔚為大觀,令人欣喜?,F簡單枚舉,一窺全豹,助以領略水上江蘇的氣象萬千。
      丁帆教授曾在十六歲的青澀時代插隊寶應,戰天斗地。年近古稀,重返故地,他以《老屋手記:夢里不知身是客》感慨人世滄桑,追憶流水似年。
      再次遇到當年房東吉五爺的無語凝噎,回憶當年購買浩然《西沙兒女》、郭沫若《李白與杜甫》,還有周立波《山鄉巨變》的如煙往事,他想起了馮秋子所編輯的葦岸的精致文字,更有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《老屋手記》,想起他與身處嶺海林賢治的午夜交往,更有自己的小說《英子》發表在即卻功虧一簣的深深遺憾,寶應的大溪河留下了丁帆的六年時光,這個大溪河上,可曾走過蒲松齡當年到此的寂寞小船?
      傳說丁帆教授的先祖也與水有關,曾在淮軍經年,又在水師經營,但丁帆教授對此三緘其口,他坦然說道,不吃祖宗飯。寶應的大溪河,
      如今一切都歸于寂靜,只聽得一兩聲不知是喜鵲還是老鴉的鳴叫,河面上已經沒了行船,只有浮萍在微風中晃動。
      如果說丁帆矚目的是自己插隊六載的寶應大溪河,而蘇大教授王堯筆下流淌的則是蘇北東臺的一條無名小河,他稱之為未名河。
      王堯的《我在未名河的北岸》,收放自如,天馬行空,形散神聚,令人叫絕。他到黃土高原,駐足延河岸邊,不無失落。他夫子自道,
      “我無法想象一座村莊沒有一條河,就像我無法想象如果我不在河邊長大會是什么樣子?!?/div>
      就是家鄉的這條未名河畔,站立在河水北岸,王堯回望這條河的前世今生,這條河的千年流淌,這條河的春秋寒暑,這條河的兩岸人家,在這條河的岸邊他所聽到《洪湖水浪打浪》,得悉時代巨變的悄然信息,終于,他從這條未名小河走向了更為遼闊的遠方。
      說罷大學教授們眼中的大溪河、未名河,再來看趙本夫先生的《“天元”之水》。
      不要誤會,趙本夫先生這次寫的不是他小說世界里的“藍水河”,不是他的黃河故道,不是他的微山湖,也不是他的“涸轍”。他寫的是淮安的水,淮河與運河在此交匯,這里還有洪澤湖。因為水,這里有漕運總督署,這里有治河總督署,喜歡下圍棋的趙本夫先生借用圍棋術語,稱之為天元。
      他在此悠閑信步,淘寶撿漏,居然收藏一荊溪徐飛龍制作的紫砂名壺,真是喜出望外,溢于言表。乾隆年間的此一把壺,因何到此?是否贗品?經人掌眼,確為真品,凡此種種,都是因為大運河的舟楫往來貨暢其流溝通南北東西啊。
      人在八閩的南帆先生注意到了常熟沙家浜的地名演變,他出版過《村莊筆記》,這篇《醉來穩做蘆花夢》雖然簡短,倒也有趣,橫徑鎮改稱沙家浜,徽州不是也成了黃山市嘛。
      如果說南帆的常熟之水惜墨如金,而林那北筆下的揚州則有了歷史小說的風致了。林那北借助于李庭芝,鉤沉宋元之際的不堪歲月,細說揚州古城的一段歷史。世人多知李白的揚州、杜牧的揚州、史可法的揚州,但李庭芝在1276年的就義揚州,人們依稀記得文天祥《指南錄后序》中提到過此人,但其一生行狀,實在是太過久遠,乏人問津。天水一朝,多人稱頌而神往,但它的落幕也是那樣的慘烈與令人揪心。林那北貼心走近古人,真是用心了。
      寫過《巴黎記》《印度記》的詩人于堅,注意到了揚州這座綠楊城郭的一條小巷,史巷,史巷里的日常細節,史巷里的歲月流淌。他的《揚州之思》,流連的還是老揚州的味道呢。
      江南的太湖,多人書寫,名篇佳作,汗牛充棟。
      江北的高郵湖,因汪曾祺,熱度不斷攀升?;窗驳暮闈珊?,詩人趙凱先生曾提倡過大湖文學流派,不知如今進度如何?鼓點是否還在敲響?
      江蘇山東交接處有微山湖,似乎有點冷落。胡學文兄《去徐州看湖》,看的是什么湖?卻原來是潘安湖、云龍湖。云龍湖并不陌生,而潘安湖則是新時代的產物,頗有后來居上的意味呢。
      南京的湖,也有一些,如燕雀湖、金牛湖、固城湖,等等等等,但潘向黎的《去南京看湖》,主要是看了玄武湖、莫愁湖。她提到了余懷這位福建人是南京的知音,還說到了自己在中科院地理所的舅舅,他是地質地貌專家。潘向黎在莫愁湖的鳶尾花苑,居然想起了東京的明治神宮。
      人在古都長安主持《美文》筆政的穆濤先生,多年研究班固,對漢代情有獨鐘。他的文章題目,別具一格,不無論文色彩,喚做《經濟膨脹之下的政治灘涂:漢代的吳地面貌》。穆濤提要勾弦,簡明扼要,先說吳越分合,再說東越、南越,但主要筆墨,還是集中到吳王劉濞這位劉邦的侄子身上。劉濞何以作亂?是因為經濟膨脹吳越富庶有點忘乎所以得意忘形所致啊。穆濤還把劉濞與劉安、劉德略作比較,劉安、劉德比較注意文化建設善于養晦韜光。春秋褒貶,盡在字里行間。穆濤的此番觀察,平實冷靜,娓娓道來,不夾雜枝枝葉葉,不涉及花花草草,沒有虛頭巴腦的隔靴搔癢言不及義,令人印象深刻。
      《水韻江蘇》收錄有46人的江蘇水文章,實在是美不勝收,令人目不暇接。蘇童的《河岸》《城北地帶》《茨菰》,多寫江南的水,楓楊樹下的人,他的收入此書的《城北的橋》,只說城北的橋,很小的切口,卻別有風景。葉兆言就江蘇專門有《江蘇讀本》,是一版再版的江蘇人文地理,他的《水上做文章》這一題目,據他說,來自汪曾祺。
      說不盡、寫不盡的江蘇水文章啊。

    鮮花

    握手

    雷人

    路過

    雞蛋
    版權所有: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指導單位:江蘇省新聞出版局 江蘇省全民閱讀辦 主管單位: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 主辦單位: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 協辦單位:江蘇省全民閱讀促進會
    備案號:蘇ICP備10080896號-8  地址:南京市洪武北路55號置地廣場 郵編:210005 電話:025-84783597 傳真:025-84783531 技術支持: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   隱私政策
    返回頂部
    老妇妓女激情视频

  • <dd id="o4jr4"><big id="o4jr4"></big></dd>
  • <progress id="o4jr4"><big id="o4jr4"></big></progress>
    <legend id="o4jr4"></legend>